随着社保参保人越来越多,大家非常关注“社保交多少年划算”这个问题,尤其对于低收入人群,经济负担压力比较大。最近随便吧社保网小编在微信和微博上看到流传了不少关于养老保险的“个性化解读”,引发了不少市民的困惑和担忧。下面一起来看看。
随便吧社保网小编向社保局了解后得知,关于“社保养老保险的缴费基数提高了10%,每月的缴费上涨到980元”这种说法是不准确的。
养老保险的缴费基数是参保人本人实际工资(包括工资、奖金、津贴、补贴等),除非员工涨薪,否则养老保险的缴费基数不会提高。养老保险所缴纳的保险费的多少,以及缴费期的长短,直接影响到今后退休时的养老保险金的多少。而且个人缴费的部分,只会转入本人的个人账户,以后社保转移到外地,这部分收入也会随之迁走。养老金的计算是一个复杂公式,一般来说,缴费越多,缴费时间越长,至少连续缴费满15年后,退休后得到的养老金也越多。
根据最新的养老金计算办法,必须缴满15年才能领取,职工退休时的养老金由两部分组成:
养老金=基础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
个人账户养老金=个人账户储存额÷计发月数(计发月数根据退休年龄和当时的人口平均寿命来确定)。之前是统一的120个月,目前50岁为195个月、55岁为170个月、60岁为139个月。
基础养老金=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1+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指数)÷2×缴费年限×1%
从上述公式分析来看,未来我们领取养老金的金额与我们的领取年龄、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缴费年限及本人的月平均缴费工资等有关。不难看出,缴费年限越长,缴费的基数越高,我们未来领取的养老金就会越多。而社保养老最大的好处就是活到老领到老,即使个人账户的养老金领完了,国家仍然会继续发放基础养老金,而且养老金还会随着社会在岗职工的月平均工资的增加而增加。